更年期婦女的睡眠困擾與解決方案
女性在45-55歲之間是身體的過渡期,雌激素和黃體素等生育荷爾蒙大幅減少,對身體產生多種影響。其中最有感也非常普遍的現象是睡眠品質的下降,包括入睡困難、睡眠中斷、早醒、難以再入睡…等。根據研究,更年期約有五成的婦女受到睡眠障礙的影響,隨著年紀的增長,有逐年提高到六成以上的現象。
那麼,更年期是如何影響睡眠的呢?
更年期會破壞正常的睡眠週期
1. 更年期雌激素減少,讓神經傳導物質GABA的活性減低,導致睡眠第一階段(N1)入睡困難,第二階段(N2) 淺眠睡眠的連續性變差,因而夜間醒來的次數增加。
2. 雌激素和黃體素的降低,也會影響調節第三階段(N3)深睡期的神經傳導物質,干擾記憶鞏固和身體機能的恢復,睡眠總時間也變短,並產生焦慮、憂鬱等現象。
3. 雌激素下降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,導致晝夜節律被打亂,晚上難以入眠,白天感到疲倦。此外,熱潮紅和盜汗,經常中斷睡眠,讓原本睡眠不好更是雪上加霜。
最新發現,更年期後婦女,睡眠打鼾情形變得普谝,導致失眠。根據臨床研究,更年期之前,男女打鼾比例為4:1;更年期之後,女性會快速惡化,比例接近男性,到了80歲之後,嚴重程度會超過男性。
背後的因素,關鍵原因
1. 更年期造成上呼吸道阻塞
雌激素減少,導致上呼吸道更容易塌陷,阻礙呼吸,特別是仰臥的睡姿。
2. 肥胖的影響
更年期婦女體內脂肪會漸漸重新分佈,內臟脂肪增加,出現男性的中心性肥胖,脂肪會堆積在頸部和上呼吸道周圍,讓呼吸中止更嚴重。
如何改善更年期睡眠?
1. 篩檢出潛在的睡眠呼吸中止症
更年期的睡眠呼吸中止症,通常不典型,例如打鼾不明顯,呼吸暫停次數較少,時間也比較短,另外在主觀症狀上常常表現出來的是失眠、頻繁覺醒、情緒障礙,病因很容易被歸根於荷爾蒙不穩定,或是被當作單純的失眠而已。
失眠與睡眠呼吸中止常以共病的方式存在 (COMISA),因此提高警覺,尋求專業的睡眠評估與檢查是最好的做法,以改善睡眠品質,預防嚴重的併發症,如中風、心血管疾病、認知功能退化等。
2. 建立良好的睡眠優化方式
精神不好,不一定是前一晚睡不好,可能是起床的訊號不淸楚。制定固定的睡覺時間,早上不要賴床,曬太陽三十分鐘,搭配輕度的活動;另外,建立正念冥想、瑜珈、規律的有氧運動,亦可減緩更年期的焦慮、憂鬱及情緒壓力。
3. 熱潮紅和夜間盜汗
降低房間溫度,利用空調,風扇,改善室內通風
4. 針對更年期症狀的專業治療
當壓力嚴重影響到睡眠狀況時,可能就要考慮尋求專業的評估與治療,例如搭配荷爾蒙療法等,即使已經排除睡眠呼吸中止症,也要好好建立睡眠行為模式。
☆☆睡眠障礙有七大類,若想進一步了解睡眠問題,歡迎與獲有美國賓大醫學院睡眠醫療認證的醫師為您諮詢分析,協助您夜夜好享睡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