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快樂多巴胺
多巴胺(dopamine)被認為是快樂的來源,是感到快樂時所釋放的賀爾蒙。它是一種大腦神經傳導物質,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大腦產生「獎勵機制」,也就是當做了某件事而感到快樂,並引起渴望、興奮和希望,進而增加動力克服困難,激勵鬥志持續追求目標。
多巴胺以一種晝夜節律的形式分泌,早上醒來時會大量釋放,使人清醒,而晚上睡覺時,多巴胺水平會自然下降。睡眠充足能幫助平衡體內多巴胺濃度,且能維持一整天的專注力和精神。如果前一晚睡眠質量差則會中斷這個節律,造成大腦多巴胺減少。
在感覺系統上,多巴胺有助於身體和大腦感覺的聯結,一旦不足,大腦會找不到身體的位置,出現各種不舒服症狀;在運動功能上,多巴胺使我們行動快速而平順,如果不足,人體的行動會變得僵硬、緩慢,稱為「巴金森氏症」,而許多夜間奇奇怪怪的症狀,諸如小孩睡覺時從床頭轉到床尾、夢遊、說夢話、手舞足蹈,甚至拳打腳踢、鬼壓床等,都可能和夜晚多巴胺不足有關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類的認知功能會隨之下降,研究表明,到70歲時,人類腦內的快樂因子「多巴胺」水平與40歲時腦內多巴胺水平相比,下降了大約 40%,可能更易產生做事提不起勁、常感到焦慮,甚至難過流眼淚等現象。
日常生活中提高多巴胺的方式
1. 運動
不論是有氧、重訓都有助於刺激多巴胺分泌,研究指出,進行任何有氧運動10分鐘後,疲勞的感覺就能有所改善,20分鐘後濃度會達到最高。選擇自己適合的方式,規律訓練,就能提升多巴胺濃度。
2. 健康飲食,少吃飽和脂肪
心情不好的時候,會特別想吃垃圾食物,但吃下大量的飽和脂肪,容易影響多巴胺傳送訊號,減少大腦的接收能力。
3. 聽音樂
根據研究發現,聽音樂可以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,因為當我們聽到旋律時,可以活躍腦中富含多巴胺的區域運動,達到提升濃度的效果。
4. 充足睡眠
晚上睡覺時多巴胺的濃度會降低,一早起來為了讓身體產生清醒的感覺,就會大量分泌,這是一個固定的規律,但如果出現長期睡眠不足、熬夜的情況,自然節奏便會被打破,多巴胺的功效也會大大降低。
5. 冥想
透過冥想讓身心達到完全的放鬆,大腦很喜歡這樣的放空模式。因此,增加冥想的頻率,就會自動分泌多巴胺,讓你感覺到積極、愉快。
6. 曬太陽
讓身體接受陽光,雖然不能直接促進分泌,但是可以增加和多巴胺結合的元素數量,提高敏感度,讓身體充分利用到多巴胺。
☆☆睡眠障礙有七大類,若想進一步了解睡眠問題,歡迎與獲有美國賓大醫學院睡眠醫療認證的醫師為您諮詢分析,協助您夜夜好享睡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