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不著的時候怎麼辦?醫生說:起來重睡
為什麼明明很累了,卻一進房間、一躺床上就覺興奮,腦袋莫名興起許多想法,心跳逐漸加快,身體出汗而睡意全消?
很多人常犯的錯誤,就是除了睡覺還在床上做很多事情。紐約大學神經學副教授羅德莉葛絲(Alcibiades J. Rodriguez)建議只有要睡覺時才去床上,讓上床本身成為該睡覺的訊號。如果你工作、吃零食或看書都在床上,大腦會開始把你休息的地方聯想成什麼事都可以做,而不只是用來睡覺的地方。
這就有如俄羅斯科學家巴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,即所謂的古典制約。就是通過反覆的人為干預,在原本不存在關聯的兩個事件之間,一為條件刺激,一為生理反應,建立起聯繫。
他將狗放在一間與外界阻隔良好的房間裡,然後再拿出食物在狗的面前搖晃,狗看到食物、聞到氣味,留下了口水,這時候巴夫洛夫就搖鈴鐺發出「噹噹噹」的聲音,再把食物餵給狗吃。
往後的幾次巴夫洛夫又拿出食物在狗面前晃,狗看到食物、聞到氣味後又流出了口水,再拿出鈴鐺發出「噹噹噹」的聲音。
就這樣反覆做了幾次,直到有次偶然發現:即使不再拿食物到狗的面前晃,只要他一搖鈴鐺,這時候狗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口水。
這就是著名的巴夫洛夫與狗的「條件反射系統」。透過這個實驗讓狗對於能吃到食物和鈴鐺的聲響產生了聯結性。
同理,失眠者和房間建立了一種情緒上條件反射的聯結性。
通常開始時可能因為某種原因,譬如壓力,造成急性失眠,這樣的患者個性多半是較真型的,本來只是過渡性的刺激,但卻由於太過緊張,太過關注,就慢慢變成條件反射,變成一種不好的睡眠模式。往後即使各種刺激都已經消失了,但仍然沒有辦法再恢復到正常的睡眠模式。
此時,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開那個環境,因為在臥室待得愈久,那種興奮和刺激的連續性就會愈緊密。
☆☆睡眠障礙有七大類,若想進一步了解睡眠問題,歡迎與獲有美國賓大醫學院睡眠醫療認證的醫師為您諮詢分析,協助您夜夜好享睡喔!